孩子写作业磨蹭、不专注?家有低年级娃的家长速看!
昨天在刷视频时,一个妈妈的吐槽让我感同身受。已经夜里 12 点多了,孩子的作业还没写完,可并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大,就两三张试卷。从 6 点放学到家,除去吃饭时间,有 5 个多小时,孩子却一会儿吃东西,一会儿上厕所,一会儿玩橡皮,一会儿喝水,写作业 5 分钟,玩半小时。这位妈妈盯着孩子写作业,血压都快控制不住了,要不是心里默念着 “是亲生的”,早就火冒三丈了。
这一幕是不是特别熟悉?要是家里有低年级孩子,这种场景大概率经历过。有些家长还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,可仔细一想,孩子在玩积木或者画画时,能一坐一两个小时不走神。所以呀,先别急着给孩子贴上 “爱动”“多动” 的标签,咱们先来琢磨琢磨孩子为啥爱动、为啥专注不起来。
现在的孩子,从小就被各种诱惑包围。手机、平板里五彩斑斓的小游戏、短视频多得很,有些家长忙得不可开交,就随手把手机扔给孩子,让孩子自己玩,看着挺省事,可这背后隐患大着呢。孩子一旦习惯了这些刺激的东西,等上了学,作业本上那点动静哪能吸引住他们?还有家庭环境嘈杂,家人一边看电视,一边刷手机,还指望孩子能安心写作业,这怎么可能?孩子心里早就乱成一锅粥,心思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。
想要让孩子静下心来,坐得住板凳学习,家里就得先整理出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。比如在孩子学习时,家长别再看电视或者在旁边刷手机了,可以拿本书坐在孩子旁边阅读,给孩子做个榜样。书桌上除了作业需要的工具外,别放任何其他物品。开始写作业前,该喝水喝水,该上厕所上厕所,一旦开始写作业,就集中精力完成一定量的任务,期间不做其他事情。
番茄钟法是个不错的选择,就是每专注学习 25 分钟,可以休息 5 到 10 分钟。家长和孩子约定好,专注学习期间要完成既定任务,休息期间可以吃东西、运动。用番茄钟或者沙漏计时,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,又不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煎熬的苦差事。
在学习过程中,家长也可以通过小游戏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效率。像学英语单词或者练习算术题时,我曾用扑克牌和孩子一起练加减法,两个人随机各抽一张牌,让孩子算出两张牌上的数字之和。通过这种游戏,孩子学得特别开心,专注力也得到了很大锻炼。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,孩子慢慢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。学单词、识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,把知识融入孩子喜欢的玩具中,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记住这些内容。
另外,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激励孩子。比如把一次专注学习、高效完成作业当成获得积分或勋章的条件,当积分达到一定数量时,可以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。在不断的激励和刺激下,孩子就能慢慢实现自主的专注高效学习。
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孩子对抗天性的战斗,孩子就像冲锋陷阵的士兵,而作为主帅的家长,必须要控制好孩子的节奏,让孩子用自己能承受的方式奔跑起来。好动爱动不是孩子的缺点,只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跑道。专注度低、学习效率低下,这些都只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小插曲。只要家长耐心引导,从学习环境、兴趣、方法等多方面慢慢改善,孩子一定能步入正轨,开启高效学习的旅程。
家有低年级孩子的家长朋友们,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小困难,迈向成长的新台阶!
校对 庄武